查看原文
其他

“国潮养生”何以圈粉年轻人

陶成 当代江西
2024-09-27

养生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推动中医文化发展,需要在传统中式养生方式的基础上,融合现代人生活习惯和年轻人的消费偏好,让中医药文化真正融入当代生活,才能做到“火起来”“潮下去”。


近日,“中药奶茶”“药膳冰淇淋”“药膳面包”等中药食品走红网络,成为夏日新宠。
从江苏百黎堂中医馆旗下养生茶饮“开了个方子”仅1年时间便在102座城市覆盖门店超200家,到改做“养生茶饮”的“椿风”用短短6年的时间,相继开店80多家;从浙江省中医院推出“1元酸梅汤”,互联网医院订单暴增导致服务器被“挤爆”,到成都一医院中药茶饮线上日销5000单……可口的“良药”让越来越多年轻人把手中的“冰美式”换成“新中式”。
“国潮养生”凭什么吸引年轻人,这对中医文化的发展又有哪些启示?

01
应该看到,新中式饮品只是中医药创新应用火爆的一种,中医药文化已经融合进人们饮食、养生等方方面面。
比如“中药+食品”。酥脆香甜的中药曲奇饼干因其口感俘获了不少年轻人的味蕾,含有党参、陈皮、薏苡仁等中药材的中药棒棒糖深受家长和小朋友喜爱,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提供的麦冬清润吐司、阿胶软欧包、黄芪养生包等多款养生系列面包受到人们的青睐,还有百合红枣八宝饭、八珍膏、柠檬膏、桑麻丸、阿胶糕等各类药膳逐渐流行起来,印证着“药食同源”的养生新理念正在“血脉觉醒”。
再如特色中医药服务。以火龙罐综合灸和铜砭刮痧,‌不仅‌继承了中医的传统疗法,‌还结合了现代医学的理念和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治疗。如果说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上美国游泳名将菲尔普斯一身拔罐印,打开了世界认识神秘“东方力量”的大门,那么‌北京朝阳通过启动中医药国际服务基地试点,‌为国际友人提供便捷、‌健全的特色中医药服务,便是精准助推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在国内,进入三伏天以来,“晒背”频频冲上热搜,在某“种草”平台相关笔记超过357万篇,中医“天人合一”的养生理念逐渐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中。
又如中医药文化与旅游。今年“五一”假期,一则“明月山将江西老中医请入景区”的帖子在抖音、微博等网络平台火爆“出圈”,其原因在于明月山以中医药特色文化为“药引子”,通过“中医文化进景区”活动、打造中医药文化墙、布置中药茶饮快闪店等措施,将中药茶饮和温汤富硒温泉水相结合,让游客们在游山玩水中品文化、健身心,沉浸式领略中医药康养旅游的魅力。

02
这波“国潮养生”热,不仅展示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折射了年轻人生活方式的转变。
贴合年轻人“朋克养生”的真谛。眼下,奶茶几乎出现在年轻人生活的每个角落,但困于“不健康”,不少年轻人对奶茶“望而却步”。而新推出的“中药奶茶”主打一个“养生”,例如以乌梅、山楂、陈皮等材料熬制的酸梅汤,不仅酸甜可口,还可以化解食欲不振;广东凉茶中的主要成分夏枯草,可以清肝火,达到清肝明目的效果;紫苏叶茶饮可以益气复脉,养阴生津。
此外,不少医院还推出购买中药茶饮的免费问诊服务,为年轻人对症下药提供专业建议。好喝且健康的饮品,让年轻人不再克制对奶茶的欲望,网友“喝奶茶的最后一点罪恶感消失啦”的感叹就是最好的例证。
契中年轻人追求创意的心理。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内容分享变成了年轻人的常态,“朋友圈先吃,我等会”已经成了不少青年的口头禅。在这个“吃出千奇百怪,才能让自己在朋友圈里与众不同”的时代,“中药+奶茶”这对跨界CP本身就具有极大的反差,加之“晚安水”“熬夜水”等产品的不断推陈出新,而且均价都在十六七元,有的还能享受刷医保卡的待遇……
物美价廉且迎合年轻人猎奇心理,无怪乎让“1元钱的酸梅汤我也买到了”“20元钱抓了可以喝一周的酸梅汤”“8元钱抓了一副酸梅汤的方子”等有关中药奶茶话题接连登上热搜。
映射年轻人文化自信的回归。养生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数据显示,在18岁至35岁的年轻人消费榜单排名中,保健养生跻身第3名。从颈肩腰腿疼,针灸、推拿、拔火罐、三伏贴等中医特色项目成为当代年轻人的解压新方式,到前不久受到年轻人推崇的“八段锦”,再到黑芝麻丸、阿胶糕、即食花胶等中式滋补产品频频“圈粉”年轻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年轻人的健康理念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他们越来越重视养生,这也体现了中医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和发展,映射出中国年轻人越来越强烈的中医药文化自信,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03
揆诸现实,这股中医文化潮对打响“中国中医看江西”的品牌,‌加快建成“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中医药强省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传承中药本源。无论是玫瑰、红枣、枸杞、罗汉果等走进了奶茶杯,还是辅以麦冬、黄精、山药和陈皮等一起炖煮的鸽子汤,抑或阿胶、黄芪、当归、罗汉果等融合做成的面包……中式养生餐饮在市场上火热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中医的“药食同源”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换句话说,年轻人看中的是中药本身的滋补功能。
由此看来,做大做强中医药品牌,就是要深挖1800多年深厚的中医药文化积淀,充分发挥樟树、南城等地中医药文化资源优势,让更多更高品质的中药材延续“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建昌不灵”之说。
创新传播方式。文化创新是文化的生命之源。从“秋冬进补新公式=鲜人参+醇正咖啡”再次燃起养生咖啡的热度;到红谷滩推出头戴VR设备沉浸式体验中医特色疗法,吸引群众驻足;再到李玉泉医师发明创新的李氏脊柱拔罐诊疗法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可以说,“中医+消费”的重要引爆点在于传承创新、跨界融合。
这也折射出中医药发展的巨大潜力,只要积极探索将传统中医学的智慧与现代生活的节奏相融合的发展路径,通过运用新技术,将中医药与养生保健、康复养老、健康旅游等深度融合,定能打造出一张张流动的中医文化宣传单。
顺应年轻人需求。满足年轻人需求,才能更好地被接受。从年轻人纷纷参与练习的八段锦练习,到让网友直呼“只要不停产我会一直用”的养血生发洗发露,再到成为爱美人士身上配饰的中药香囊……拿捏当下“脆皮”年轻人的时新需求,也是中医药产品频频“圈粉”的关键所在。
由此而言,推动中医文化发展,需要在传统中式养生方式的基础上,融合现代人生活习惯和年轻人的消费偏好,让中医药文化真正融入当代生活,才能做到“火起来”“潮下去”。

来源:当代江西
原创荐读↘
整个评论区为什么都认识他
性格测试不应成为就业歧视的“新马甲”

“中国最美森林”有何“凉”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当代江西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